洛阳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投产
时间:17-12-21来源:中国电力化工网 点击: 次
洛阳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投产 “建成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设施,新增垃圾收转运能力每天200吨……”今年洛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中,这个内容颇受市民关注和期待。昨日,记者获悉,我市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已投产,进入试运行阶段。那么,园区如今建设得咋样?能发挥多大作用?到底有没有污染?请随记者一探究竟 印象偏僻深沟中,有个“小游园” 在高新区西沙坡村,远离主村约1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巨大的深沟,虽然已是寒冬,但沟体护坡上仍可见大片绿植,四季青等常绿植被营造出片片绿意,远远看去,犹如一个小游园。 这里就是我市首个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所在地。 车辆驶入园区,眼前的景象让人感到意外:水泥路面非常干净,道路两边有各种花草树木,不少苗木刚刚被浇灌过,一股略带寒意的清新泥土味扑鼻而来。 记者在园区中行走,丝毫没有闻到垃圾味儿。工作人员说,这里的垃圾都是密闭化运输、密闭化处理,绝对是“臭不可闻”。 处理“垃圾房”全封闭,臭气回收当燃料 垃圾综合处理园区“臭不可闻”的境界是如何达到的呢?工作人员带着记者走进了处理区。 干净整洁的地面、清新的空气,丝毫找不到垃圾处理的痕迹。当我们走到一道玻璃墙前时,眼前的画面让我们大吃一惊。 在玻璃墙内,整个车间就是一个大的“垃圾房”,里面堆放了千余吨垃圾,一个大“抓吊”正在翻着垃圾。工作人员说,生活垃圾用密闭式生活垃圾转运车运送至此,经过计量后倒入“分坑式”垃圾坑,储存一周左右,让其经过充分发酵,并将水分有效分离。目前“抓吊”正在实施的工序就是翻垃圾,以实现各种垃圾的有效混合,提高燃烧效率。 “经过翻抓发酵的垃圾会投放到对面的焚烧炉里,‘抓吊’每次可抓取7至8吨垃圾。”该工作人员称,垃圾投料采用全自动抓斗起重机,每个垃圾坑设置两台“抓吊”,以此实现垃圾坑智能分区化管理。焚烧炉则采用目前国际上先进的R型往复式机械炉排炉技术。排炉分为干燥段、燃烧段和燃尽段,每段分为3列,分别设置液压缸,通过自动燃烧控制实现垃圾燃烧自动调节。 整个“垃圾房”是密闭空间,垃圾散发出来的臭气也被收集起来,注入焚烧炉当燃料。整个工序,只需要一两个人操作机器即可。 技术监控数据实时发布,标准超欧盟 走出垃圾处理区,一个超过20平方米的大型显示屏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屏幕上不仅有“垃圾房”、焚烧炉等各个处理环节的监控视频,还有一组实时变动的数据。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大家都知道,垃圾焚烧产生的主要污染气体是二公式英,二公式英在炉温超过850℃时只要两秒就可被分解掉99%。工作人员告诉大家,为了有效控制二公式英排放,该中心可对焚烧炉进行温度自动监测,当温度低于850℃时,系统会自动喷柴油,以提高焚烧炉的温度,通常燃烧温度都会超过900℃。 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烟气的排放上,该园区也设定了最低标准并进行实时监控,一旦排放物超过设定的值,监控系统就会发出警报,并按照程序进行调整。这些数据与门口的显示屏及当地环保部门监控平台的数据已实现联网,未来还将完全对外公开,在园区门前的巨型液晶显示屏上显示,方便百姓随时监督排放是否超标。 随行的市环卫处工作人员介绍,排放执行的标准不但高于2016年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甚至高出了欧盟2000标准。 不仅如此,垃圾焚烧的主要二次污染物包括烟气、渗滤液、飞渣和飞灰,除了烟气高标准处理,渗滤液也达到了直排标准,即可以直接排放至城市污水管网或进行灌溉,飞渣和飞灰也进行了有效的收集利用,目前该园区冷却水10%来自渗滤液处理后的二次利用水。 能力每年“吃”垃圾50万吨,“吐”电2.26亿千瓦时 根据测算,到2020年,我市城区人口将达到285万,每天将产生生活垃圾2001吨。目前,我市日产垃圾1400余吨,周边的垃圾填埋场已基本趋于饱和。在此情况下,我市多方调研发现,生活垃圾焚烧是最有效的减容、减重手段。 洛阳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由一个日处理能力15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一个日处理能力350吨的炉渣综合利用厂等组成,在满负荷运行下,每年能处理生活垃圾50万吨,基本满足市区生活垃圾的处理要求;每年能发电2.26亿千瓦时,除去自用电后,每年能节约标煤5.88万吨,将使我市夏季高峰期用电更有保障。 目前,该园区日处理垃圾量已达1100吨,日进出垃圾车达214车次。该园区工作人员介绍,未来,该园区还有10%的扩容能力,基本上能满足我市城市区周边的垃圾处理需要。 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改变我市以填埋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充分缓解我市面临的垃圾围城状况,有效节约土地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