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
时间:17-03-08来源:中国电力化工网 点击: 次
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 近日江西省发改委印发了《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规划指出,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进一步推动钢铁、化工等企业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暖,探索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其它有机生物质协同生产沼气等清洁能源。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协同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具体情况如下: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的通知 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 《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 (送审稿) 为加快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型产业体系,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现状 一、“十二五”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江西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抓手,循环经济战略地位日益凸显。2014年,国家六部委联合批复《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途径。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循环型产业体系、资源节约利用体系、资源再生利用体系、科技创新支撑体系和示范推广体系,初步构建了企业、园区、区域和社会多层面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一)规划体系不断完善 在《江西省循环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下,江西省制定了《江西省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江西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西省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江西省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等相关规划。在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结合国家和省级示范试点工作编制了建设实施方案,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引导体系。 (二)示范试点成果显著 “十二五”期间,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等3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单位顺利通过验收。新获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1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4个,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4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3个,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骨干企业(示范基地)4个,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2个,再制造试点单位1个,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单位1个。此外,我省开展了省级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作,累计确定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镇18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22个、循环经济示范企业68个。通过示范试点建设,带动重点领域循环经深入发展,形成了“猪--沼--果(菜、茶)”农业循环经济、共伴生矿及尾矿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林业循环经济、再制造产业六大循环经济发展体系。 (三)技术创新取得突破 “十二五”期间,我省首创“企业科技协同创新体”,力推“以企业为龙头、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技创新模式,技术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在清洁生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资源再生利用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适用技术,硅衬底高光效GaN基蓝色发光二极管项目、铜冶炼生产全流程自动化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车辆轮轨诱发的环境振动与噪声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大极板铜电解自动化生产线成套技术及装备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实现了产业化。 (四)资源环境效益显现 “十二五”时期,我省上下牢固树立“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环境效益显著。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2%,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6%约束性目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累计下降40.6%,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49,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约束性目标;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7.92%、10.47%、11.15%和15.38%,圆满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65%、57%和85.89%,有力地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 二、“十三五”机遇挑战 “十三五”是我省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巩固提升期,也是我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循环经济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要求资源得到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受到严格保护,形成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在这一战略部署下,国家提出了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实施绿色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举措,这为循环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6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把江西省作为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我省提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开发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保护和建设好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这要求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发展。 国家提出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这为我省优化发展布局、加快发展步伐,与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共同打造“长江经济走廊”和“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推进江西省“发展升级、绿色崛起”提供了宝贵机遇。习总书记提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涉及长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长江的生态环境为前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体系,是我省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 (二)面临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需求不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消费结构都面临着重大转型,环境与资源的压力与日俱增。国内外矛盾相互交织叠加,给循环经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因素。 随着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再生原材料价格普跌,与原生材料价格形成了倒挂,传统依靠市场自发力量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引导力度。但我省财政收入正处于由高速增长向中低速增长转变时期,而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突出,循环经济发展面临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 我省产业园区集聚化、循环化发展的体系尚不完善,产业布局还不合理,区县间发展差异较大,工农业复合型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尚未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仍处于小而散的状态,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产业集聚度较低,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发展循环经济的任务依然较重。 第二章 总体思路、原则及目标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美丽中国的“江西样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产出率为导向,大力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构建工农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导向,深入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县)建设,健全具有江西省特色的循环经济长效机制,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 把循环经济发展融入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突出循环经济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切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充分发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优势与循环经济示范引领优势,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推进和循环经济领域重点突破相结合,形成上下联动、功能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循环经济促进机制。 (二)坚持政府引导和企业实施相结合 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市场变化,积极运用投资、财政、价格、金融等综合措施,推动重点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及时弥补市场不足。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形成政策激励、企业实施的循环经济良好发展格局。 (三)坚持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相结合 积极构建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高循环经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积极推动“互联网+”等新型商业模式,积极构建区域性废弃物交换利用平台,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发挥制度创新对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形成富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 (四)坚持示范引领和全面推广相结合 发挥试点企业、试点园区和试点城市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循环经济由示范试点向全面推广转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多、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效果明显的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及时总结凝练循环经济发展典型模式并加以推广,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循环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三、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到2020年,建立起完善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服务业体系和社会体系,产业布局更加合理,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循环经济长效机制逐步完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布局合理、协调推进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循环型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面推动重点工业企业清洁生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比例大幅提升,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更加丰富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围绕特色农产品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循环经济发展领域,发展循环经济服务业。 ——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力推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回收,构建“两网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规模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地级市市区餐厨废弃物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主要资源消耗强度大幅降低。资源产出率、水资源产出率指标大幅提升,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达到国家要求,主要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铜、石化、钢铁等产品能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长效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发挥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牵引作用,紧紧抓住制约发展循环经济的薄弱环节和制度障碍,加快建立废弃物收费补贴机制、循环经济重点领域投资引导机制和循环经济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加强关键环节制度建设和创新,构建符合江西实际、系统完整的循环经济长效促进机制。 第三章 主要任务 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以构建完善的循环型工业体系、农业体系、服务业体系、社会体系为重点,加快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形成生态与经济社会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 一、优化循环经济空间布局 遵照《江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充分发挥各地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重点,优化空间布局。 (一)南昌核心区。依托省会城市政治、经济、科教的中心地位,将南昌打造成全省循环经济综合管理与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基地、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基地、水资源及中水高效利用基地、循环经济技术服务基地。 (二)循环型工业六大集聚带。一是以九江为核心,布局石油化工循环经济集聚带;二是以景德镇为核心,布局陶瓷循环经济集聚带;三是以赣州、抚州、鹰潭和上饶为核心,布局有色金属循环经济集聚带;四是以新余、萍乡、九江为核心,布局钢铁循环经济集聚带;五是以宜春为核心,布局生物医药、纺织服装循环经济集聚带;六是以吉安为核心,布局食品工业循环经济集聚带。 (三)立体复合循环农业“四区、三基地”。即在鄱阳湖平原主产区、赣抚平原主产区、吉泰盆地主产区、赣南丘陵盆地主产区等四个主要区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重点打造南昌市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区、吉安种养加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新余特色农产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三区、三基地”。“三区”,即萍乡环保产业集聚区、赣州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聚区和丰樟高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三基地”,即新余钢铁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鹰潭(贵溪)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和丰城循环经济产业园。 (五)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全覆盖。以南昌为核心,在全省11个地级市建设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基地。 (六)在鄱阳湖流域,重点布局中水回用体系,鼓励所有的城市和用水大户企业对中水进行回用。 二、建设循环型工业 经过多年发展,江西省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航空、光伏、食品加工等为优势产业,铜冶炼及深加工、石油化工、钢铁、纺织服装、建材等为支柱产业,精钨、稀土、锂电等为特色产业的工业体系。 (一)全面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 在石化、钢铁、有色、建材产业集聚区,构建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共生耦合、废物交换利用、污染集中治理、服务平台共享的循环化产业园区。到2020年,全部国家级园区、50%以上的省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 推动石化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在九江特色石油化工产业基地,采用炼化一体化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芳烃等炼油深加工产品,延伸石化产业链,做好废催化剂的综合利用。在永修有机硅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以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硅烷偶联剂、氟硅结合等五条路径为重点的深加工产品,加大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在赣州氟化工基地,重点发展氟树脂、氟塑料、氟橡胶、含氟膜材料、含氟电子化学品。在樟树和新干盐产业化基地,大力发展氯和氢深加工系列产品、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构建岩盐、盐化工、医药化工、农药化工、生物化工延伸的主导产业链。 推动钢铁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在九江沿江新型钢铁产业基地、萍乡粉末冶金基地、棒线精品基地,鼓励转炉渣、含铁尘泥、氧化铁皮回炉烧结,利用高炉渣、转炉渣生产水泥等建材产品。在新余特钢及钢材加工基地,大力推动废钢资源综合利用,深入推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有色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在鹰潭、上饶、南昌铜冶炼及铜产品加工基地、赣州钨和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南方稀土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宜春新余锂电产业基地,鼓励从冶炼废渣中提取有价组分,从铜冶炼渣、阳极泥中提取稀贵金属;推进冶炼废液的综合利用,从电解液回收镍等;鼓励从冶炼烟粉尘中回收铟、铅、锌、铜、锑和铋等贵重金属。 推动重点建材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在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萍乡工业陶瓷产业基地、九江和上饶玻璃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基地,推动废玻璃、废玻纤、废陶瓷、废复合材料等回收利用并生产建材产品。 (二)大力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 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推动生态设计、实施节能改造、控制污染物减排、强化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 开展协同生产试点。贯彻落实国家生态设计指引,鼓励企业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在铜冶炼及加工、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纺织服装、锆及制品等领域选择重点产品开展“设计机构+应用企业+处置企业”协同试点。 推广“3R”生产法。贯彻落实重点行业循环型企业评价体系,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在钢铁、有色、水泥、焦炭、造纸、印染等行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对铜、钢铁、石化、建材、电力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减排。在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和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 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领域,支持企业组成联合体实施覆盖全部工艺流程和供需环节系统集成改造,建设100个省级绿色设计平台、100个典型示范联合体、100个绿色工厂,编制绿色制造标准,提高循环式生产能力。 三、建设循环型农业 全面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减量、化肥零增长行动,推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一)全面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在鄱阳湖平原主产区、赣抚平原主产区、吉泰盆地主产区、赣南丘陵盆地主产区等四个主要区域,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全面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现代施药机械,科学精准用药,建设一批重要农产品产区病虫害安全用药示范区,合理使用化肥,普及和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改进施肥方式,鼓励使用有机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到2020年全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内源性污染。综合治理地膜污染,推广加厚地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加快可降解地膜研发,到2020年农业主产区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显著提高。 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加大畜禽养殖粪污治理力度,支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开展标准化改造和建设,实施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等工艺,推广农牧结合和工业处理等模式,促进粪污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到2020年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85%以上。 (二)开展工农业复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 推动农业、农村融合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全面总结萍乡罗坊“资源利用节约、生产过程清洁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对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进行集中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用于生产沼气,为周边乡镇提供清洁能源;利用农作物秸秆、粮食加工废弃物和沼渣沼液生产有机肥,用于绿色农产品生产,实现种植、养殖、加工和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到2020年,选择一批条件符合的地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1个,全省农村沼气用户达到200万户。 四、建设循环型服务业 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提升绿色产品和绿色服务供给能力,壮大循环经济服务业,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试点,多层次引导和促进绿色消费,健全循环型服务业体系。 (一)开展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 推进服务业清洁生产审核试点。组织开展绿色商场、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食堂等创建活动,重点在公共机构、住宿餐饮、商品零售、商务办公、洗染、交通运输仓储、汽车修理、公共设施等领域,推动服务设施采用节能、节水器具和绿色建材,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配套建设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垃圾分类和无害化处理系统等,用绿色服务业丰富“江西风景独好”品牌内涵。 (二)壮大循环经济服务业 开展资源循环利用第三方服务试点,鼓励专业企业通过合同管理方式,为产业园区和企业提供废弃物管理、回收、再生加工和循环利用的整体解决方案,与居民社区和医院、学校等公共机构开展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合作,促进再生资源与生活垃圾回收处理利用两个网络系统融合发展。培育和扶持一批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规划、设计、建设、改造、运营等服务的专业化公司。 (三)引导促进绿色消费 贯彻落实“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培育绿色消费理念,深入开展全民教育,广泛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计划”等主题宣传。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再生产品等绿色产品消费,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到2020年,能效标识2级以上的空调、冰箱、热水器等节能家电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推进公共机构带头绿色消费,全面推行绿色办公,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到2020年全部省级机关和50%以上的省级事业单位建成节水型单位。深入开展全社会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等“三反行动”。 五、建设循环型社会 加强城市典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再制造与维修服务产业化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静脉产业)基地,构建循环型社会。 (一)加强城市典型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总结南昌麦园餐厨废弃物处理厂及赣州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的经验,采用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全省范围推广餐厨废弃物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鼓励研发餐厨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技术装备,采用微生物处理等技术工艺,促使餐厨废弃物厌氧发酵生产沼气、高效有机肥及柴油、工业油料等。到2020年,设区以上的城市全部建立起餐厨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置利用体系。 构建创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和引导回收模式创新。鼓励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信息管理公共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开展信息采集、数据分析、流向监测、优化逆向物流网点布局,针对性地探索创新“互联网+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及路径。加强新余钢铁、宜黄塑料、鹰潭(贵溪)废铜、丰城铝/塑料等重点再生资源回收,建设网点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回收方式多元化、重点品种回收率高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示范工程。 (二)推动再制造与维修服务产业化发展 加快推进建设江铃汽车、小蓝机械、萍乡矿山机械、鹰潭铜材、吉安电子、南康家具、丰城市汽车零部件等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力争“十三五”末,培育创建一批涵盖汽车零部件、发动机、机械(工程、矿山、农用)等领域的国家级、省级再制造示范企业、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强恒大高新、鑫通重工、赣州巨龙、江西格林美等条件较成熟的再制造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组合升级等方式,引导上规模的维修服务企业转化为再制造企业。 (三)促进生产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积极发展热电联产、热电冷三联供,进一步推动钢铁、化工等企业余热用于城市集中供暖,探索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与其它有机生物质协同生产沼气等清洁能源。鼓励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用于钢铁、电力、化工等工业生产系统。开展再生水用于农业浇灌的示范应用,完善相关标准。开展钢铁、电力、水泥行业等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试点示范,将生活废弃物作为生产过程的原料、燃料,确保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 (四)建设资源循环利用(静脉产业)基地 在南昌、九江、新余等条件较好的地区,推动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污泥污水处理处置与餐厨废弃物、建筑垃圾、废旧纺织品、园林废弃物等城市低值废弃物的集中协同处置,积极创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静脉产业基地。 第四章 重点工程 按照“十三五”时期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等七大工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 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推动各类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一是通过强化项目跟踪管理,确保现有5家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顺利通过验收,新增3-5家园区申报获批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二是继续开展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三是继续鼓励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到2020年,新增12家国家级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20家园区创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推动40家省级园区、30家地市级产业园区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 二、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 实施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工程。重点推进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一是伴生矿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在赣州市布局建设低品位难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二是冶金渣综合利用,在贵溪市布局建设铜冶炼废渣综合利用项目。三是粉煤灰、脱硫脱硝副产物综合利用,在南昌等市布局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生产新型环保墙体材料项目。 三、农业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促进工程 实施农业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促进工程。一是开展农药减量、化肥零增长行动,鼓励支持专业化统防统治、有机肥资源利用等项目。二是开展农膜减量及残膜回收行动,重点支持建设废旧地膜回收网点和再利用加工厂等项目。三是促进农林剩余物五化利用,大力推广秸秆覆盖、生物菌剂快速腐熟还田和秸秆堆沤还田等技术。四是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重点支持南昌、新余、吉安等地布局建设工农复合型循环经济项目。五是建设种养加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支持建设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 四、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工程 实施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工程。一是推进城市低值废弃物圈区管理,重点支持1-2家将餐厨废弃物、园林废弃物、城市污泥、危废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建筑垃圾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低值废弃物协同处理园区,并创建国家示范基地。二是推进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在地级市市区布局建设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类项目。三是推进废旧纺织品资源化利用,在奉新县布局建设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基地。四是推进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布局建设废纸制备再生挂面箱纸板和高强瓦楞原纸等项目。五是推进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布局建设地区危废处置中心及工业废渣资源化清洁生产示范等项目。六是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重点支持垃圾焚烧发电、协同生活垃圾处理等项目。 五、资源再生利用提质升级工程 实施资源再生利用提质升级工程。一是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重点建设逆向物流回收体系、线上线下回收网络建设、“两网融合”等类别项目。二是提升“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水平,重点建设现有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提质增效、园区(基地)外企业入园发展、企业技术装备提升和高值利用等类别项目。三是开展新品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示范,重点建设太阳能光伏组件、动力蓄电池、复合材料、节能灯、物流业包装标准化和分类回收利用等类别项目。按照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规范化要求,对赣州铜铝有色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园、上饶茶亭工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宜黄塑料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基地等进行改造提升,建成若干省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六、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工程 实施再制造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工程。一是推动重点品种再制造,在南昌市等地建设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大型工业装备、办公设备等产品再制造类项目。二是推动轮胎再制造,重点支持大型轮胎翻新类项目。三是鼓励创建国家级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支持建设再制造企业技术升级改造类项目。四是推进再制造服务体系建设,在南昌、九江、新余、鹰潭等地布局试点专业化再制造服务公司与钢铁、冶金、化工、机械等生产制造企业合作共建装备再制造项目。 七、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 实施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一是进一步加强大型城市水资源给排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和非常规水资源收集率,增强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积极推动中水回用。重点支持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等项目。二是着重提高新建城区及建制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鼓励社区、居民小区、中小城镇因地制宜地建设小型、内部系统循环用水体系,重点支持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乡镇污水处理站等项目。三是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收集、集中处理与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重点支持园区污水处理提升及回用等项目。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为确保我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任务顺利完成,发展目标顺利实现,需要从组织协调、政策支持、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等四个方面构筑强有力的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协调 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协调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发挥牵头作用,建立健全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完善省级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统计、核算制度,突出江西特色。加强对资源、能源利用状况及资源循环利用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二、加大政策支持 认真贯彻落实和充分利用国家已出台的财政、税收、投融资、科技等政策措施,切实执行国家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行业准入政策,从节能、环保、资源产出、投资规模、产业导向等方面,优化细分行业项目准入标准,在同等情况下循环经济项目优先准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多渠道筹措循环经济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BOT、PPP等不同形式参与循环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三、强化科技支撑 制定和实施江西循环经济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鼓励各类创新主体研发资源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高效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提升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装备水平。重视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建立高水平的循环经济管理人才队伍。 四、普及宣传教育 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循环经济建设。将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融入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学体系,组织开展第二课堂等社会实践。鼓励工会、共青团、妇联、社会团体、社会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普及循环经济理念,营造促进循环发展的舆论氛围。 附件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本报告在编写过程中参照国务院、国家部委循环经济、生态文明、节能环保产业等相关指导意见,与国家、江西省相关产业的“十二五”和“十三五”规划进行衔接;同时根据循环经济发展特点、规律和国家政策方针,对江西省循环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和重点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对江西省循环经济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设置说明 《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基于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有国家相关规划依据的,如《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征求意见稿)》、《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则相关指标以国家规划为准,并适度高于国家规划指标;二是有江西省政府相关规划依据的,如《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则相关指标以这些规划为准;三是有江西省相关部门出台的循环经济相关规划的,如《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则相关指标适当参考这些规划中的指标。 三、名词解释 “城市矿产”:指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废旧机电设备、电线电缆、通讯工具、汽车、家电、电子产品、金属和塑料包装物以及废料中,可循环利用的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资源。 资源综合利用“双百工程”:“十二五”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一百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基地)和一百家资源综合利用骨干企业的简称。 “五位一体”: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两网融合”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与垃圾分类处理行业的融合,推进生活性垃圾源头的分类,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互联网+”: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3R”生产法:指基于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ing),再利用(reusing)和再循环(recycling)的生产方法。 |
最新更新
火电厂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程序 href="/zcfg/201511058549.html" target="_blank">火电厂项目前期及建设工作程序
- 四川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
- 江西省“十三五”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积极发展热
- 安徽省2016年普通光伏电站追加建设规模项目清单发布
- 河北省发改委下达第二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计划和
- 能源局印发《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 发改委发布《二十国集团能效引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