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钰海电厂2×400MW级燃气热电机组等项目建设

时间:16-07-28来源:中国电力化工网 点击:

推进钰海电厂2×400MW级燃气热电机组等项目建设

近日珠海市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详情如下:

本规划纲要根据《中共珠海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明确“十三五”时期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基本理念,谋划重大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一篇  实现新跨越,开启新征程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定性阶段,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我市必须贯彻落实“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进提质增效、结构升级,促进经济社会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珠江西岸核心城市。

第一章  发展形势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面对国际经济深刻调整、国内经济发展“三期叠加”的形势,全市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准确把握、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率先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率先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率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规划的主要任务实施情况较好,大部分指标迈上全面小康水平,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较为显著的阶段。

——经济发展提速增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珠三角前列。2015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达2024.98亿元,同比增长10%,居全省首位,“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47万元(约合2万美元),居全省第三,年均增长9%,达到世界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实现翻番,分别达1305.14亿元、269.96亿元,年均增长21.3%和16.7%,年均增速居珠三角首位。

——实施创新驱动核心战略,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启动创新驱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出台促进科技创新18条核心政策,明确“8个倍增”目标。2015年,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达2.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2件,均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20%以上,全省排名第一。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拥有各级科技企业孵化器7家,新型研发机构16家,各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350家。清华大学珠海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珠海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挂牌成立,国家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投入使用,与中山大学、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实施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人、诺贝尔奖得主2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达35个。启动建设智慧城市,互联网普及率达79.6%,光纤入户率达62%以上。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高端产业成为新动力。出台现代产业体系、高端服务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规划,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2.7:54.7:42.6调整为2015年的2.3:49.7:48.0。工业呈现高端化发展态势,建成高栏港中海油系列海洋工程项目、富山工业园北车和中低速柴油发动机项目、航空产业园水陆两栖大型飞机总装项目,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初具规模。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980.76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珠三角第二,年均增长10.7%,先进制造业增加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居全省前列。服务业快速发展,以横琴为龙头的金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7%。建成珠海国际会展中心,高端会展、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加快发展。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一期工程建成,接待人数突破2500万人次。庙湾岛获评广东省“十大美丽海岛”,外伶仃岛荣膺“广东省滨海旅游示范景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达397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比重达40%,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5%,比2010年提高约12个百分点。海洋经济规模扩大,建设了约3000公顷海洋海底牧场,全市海洋产业总产值达940亿元,年均增长19.3%。生态农业发展亮点纷呈,斗门生态农业园成为全国首个河口渔业示范区,晋升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扩建工程顺利推进。

——横琴新区建设取得大成效,珠港澳区域合作有新亮点。横琴新区、高栏港区、高新区三大引擎作用显现。国家批准设立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下称“横琴自贸片区”),批复横琴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建成启用,横琴新区开发建设五年巨变。高栏港区升级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纳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外经贸战略平稳转型,与欧美、东盟的合作不断推进,成为广东省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014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五。2015年,全市货物外贸进出口总额2960.53亿元,年均增长1.8%;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21.78亿美元,年均增长12.2%;对外直接投资10.2亿美元,实现大幅增长。开展口岸查验机制创新试点,横琴口岸实行24小时通关,珠海居民实现出入境自助便利通关,拱北口岸成为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全方位加强珠港澳合作,搭建珠港澳民间交流合作平台,签署珠港澳三地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珠港合作机制建设加强,签订《关于加强珠港合作的意向书》,高层会晤走向定期化、常态化。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转型升级工作顺利推进。珠中江阳区域合作建设加快。

——率先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商事制度改革、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出台商事登记管理地方法规,完成“一照一码”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日均新登记注册商事主体201户,每千人商事主体数量突破144户。社会信用体系试点市考核连续三年全省第一,建立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率先在工程招投标领域推行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使用,横琴诚信店授牌。完成第五轮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129项,压缩47.6%,提前完成省下达的改革目标。珠海网上办事大厅实现省市区镇四级联通,部门和事项100%入驻,行政审批事项98%可网上办理。加强阳光政务建设,开通“珠海政务微博发布厅”,不断拓宽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和渠道。182项市级行政管理事权下放,区级政府部门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投资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在全国率先实行社会投资项目全面备案制、招投标方式核准负面清单制,实施民间资本“非禁即入”和“平等待遇”原则,制定市鼓励民间投资产业导向目录。率先出台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创新意见,第三轮国企改革领跑全省。横琴新区118项创新举措引领全市改革,离岸金融实现8项全国率先,设立全省首家金融资产交易平台,交易量位列全国第二;实施“三单”(投资准入负面“短清单”、权力清单、执法提示清单)管理,港澳投资准入负面“短清单”比国家标准缩短30%;推行“三零”(零跑动、零收费、零罚款)政府服务,“政府智能化监管服务新模式”获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建成国内第一套电子围网监测系统,率先启动横琴口岸“一机一台”关检合作查验通关模式,通关效率提升30%。

——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格局显现,城乡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建成及启动一批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工程。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建设顺利、口岸建设全面铺开。广珠铁路、广珠城际轨道交通全线通车,珠海纳入全国高铁网,开通至北京、桂林线路,高栏港疏港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广珠城际轨道交通拱北至横琴延长线进入施工阶段。高栏港高速、机场高速公路通车,改变港口、机场不通高速的局面。建成高栏港10万吨级和15万吨级主航道、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大型深水港口项目,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成为华南地区主枢纽港。珠海机场旅客吞吐量持续创新高,接近500万人次,迈入大型机场行列。开通全国首条低空航线。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总装机规模从38万千瓦提升至211.6万千瓦。建成广东珠海350万吨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一期和100亿立方米南海海上天然气高栏港接收站。500千伏加林输变电工程和4座22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市政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珠海大道等一批主干道路改扩建工程完工,万人公交拥有率达14.5标台,清洁能源公交车比例达76.3%。主城区燃气管道改造全面铺开。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再创新高,防洪潮除涝减灾、供水改水效益明显,用水基本实现“同城、同网、同价、同质”,民生水利建设成果显著。

——宜居城市创建加快,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基本形成《城市概念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宜居规划等多个层次的宜居城市规划体系,确定建设宜居城市战略目标和“三步走”实施路径,全面实施“一河一带两轴两镇三心三港”等57个环境宜居重点项目。蝉联全国宜居城市竞争力第一名,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名列前茅。香洲社区体育公园和横琴新区综合管廊荣获2015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横琴新区基本形成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全岛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和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大部分建成。省政府批准印发《广东珠海西部生态新区发展总体规划》,西部生态新区成为省级重大战略平台。制定《珠海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香洲主城区启动一批“三旧改造”项目。新农村建设实现三年大变化目标,“一村一品”、“一品多村”特色产业加速发展,十里莲江乡村旅游风情带入选全国十大乡村游精品线路,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农村综合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基本解决农村“垃圾围村、污水横流”的问题,成为“美丽中国”建设在乡村的生动实践。201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88.07%。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成为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不断提高,市区两级财政五年累计投入792亿元用于基本民生支出,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水平保持全国全省领先。教育创强争先取得明显成效,成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初步建立以区为主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金湾区、斗门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评估验收。新建21所镇中心幼儿园,入园难问题缓解。义务教育招生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和阳光分班原则,对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积分入学政策。扩大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农村、城市社区等各级医疗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市人民医院北区、市疾控中心异地新建项目、市传染病综合防治楼、市卫生学校实训楼、遵医五院新院区、高新区人民医院等一批重大医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改造镇薄弱卫生院15家。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破除“以药补医”为突破点,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零差率。切实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居民健康状况保持良好,我市人均期望寿命82.5岁,高于全国全省水平;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45元,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6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部落实。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全市15个镇中有14个获国家或省卫生镇荣誉称号,160个行政村(含农村性质社区)中有146个被评为省卫生村。率先启动建成区域医疗“一卡通”,卫生信息化覆盖市、区、镇、村。“单独两孩”政策实施顺利。率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惠及25.5万城乡居民,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农场职工危房改造、城中旧村改造回迁安置、发放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初步实现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社区公园广覆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民生实事深受群众欢迎。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院两馆(珠海大剧院、市博物馆和市城市规划展览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华发中演大剧院和音乐厅投入使用,建成一批基层文化体育设施。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WTA(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协会)超级精英赛、中国国际马戏节、国际沙滩音乐节、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市民文化节、国际情侣双人自行车赛等大型活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2015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158元,同比增长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32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0510元,同比分别增长6.8%和9.6%,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缩小为1.88。全市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2.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2.26%的低位水平。首创“平安指数”,成为全国首个以镇街为单位每日发布平安状况量化指标的城市,在华南理工大学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发布的《2014年度广东省法治政府绩效满意度报告》中,珠海市社会治安指标得分位列全省第一,被誉为广东省最有安全感的城市。


    最新更新

    招标排行

    1. 十七冶工建公司甘肃武威2*35MW热电联产工程钢材采购
    2. 国电达州发电有限公司#32机组电气及辅助设备系统A级
    3. 热电联产项目110KVGIS开关设备采购公告
    4. 华能西宁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系统室外管道汽伴热施
    5. 华能北京热电厂三期燃气热水锅炉工程主设备及附属设
    6. 华能北京热电厂三期燃气热水锅炉工程主设备及附属设
    7. 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一期火灾报警系统维护保养
    8. 神华国能宁夏煤电有限公司#1、2机空冷减速机大修招
    9.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综合科技楼消防系统设施检测、
    10. 山西耀光煤电有限责任公司自动电压控制系统AVC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