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半年山东光伏发电装机达1800.9万千瓦 占据全国第一 泗水素以泉林闻名,如今又因新能源声誉鹊起。 7月18日,细雨霏霏,泗水县星村镇后六安庄村村头一排排深蓝色光伏板格外亮眼。这里是泗水新晖20兆瓦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发电场分为14个光伏发电单元,由66120块多晶硅光伏组件组成。光伏板经阳光照射转化成电流,通过一回35KV新晖线送至南顶变电站,接入山东电网。2016年9月投产至今年6月30日,已累计发电10268万千瓦时。 在蓝色光伏单元的间隔中,绿油油的花生苗生机盎然。这一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占地800亩,其中农业种植占地200亩左右。“农业生产与光伏发电有机结合,促进了土地集约化利用。”新晖电站站长李春辉介绍,“农作物由当地村民承包种植,组件清洗、除草等电站日常运维工作也外包给了周边村民,农民收入大大增加。” 说起光伏电站带给百姓的收益,后六安庄村61岁的周庆民最有发言权。两年前,他承包了项目区内20亩地种植花生,今年花生长势喜人,按每亩出花生米210斤、每斤4元算,亩收入在800元以上。“这还不算,去年,我家的花生壳以每斤2角的价格,被生物质碳加工厂收购,也挣了不少钱呢。” 离星村镇不远的苗馆镇,华能山东泗水30兆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正在进行锅炉钢架的吊装施工,年底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2.1亿千瓦时,每年可消耗秸秆约25万吨,替代标煤7.43万吨。周庆民的花生壳和玉米秸秆及林木废弃物,以后不仅可以卖给生物质碳加工厂,还可以直接卖给生物质发电厂。而且,这个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冬季采用低真空循环水对泗水县东部区域集中供热,全年向周边企业提供工业蒸汽,将成为泗水当地农林废弃物清洁高效利用的分布式能源中心,并可辐射周边50公里区域。 泗水县所在的济宁市是煤炭资源富集区,济宁也曾靠煤炭撑起了财政半边天。近年来,济宁壮士断腕,压减煤炭开采和消费,大力发展新能源,截至今年上半年,济宁市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192.80万千瓦,占全市发电总装机容量的15.85%,比2015年提高11.35个百分点。 济宁的变化,是山东调整能源结构、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生动诠释。“受能源资源禀赋和偏重产业结构影响,我省煤炭消费占比高、煤电装机占比高的‘两高’问题突出。”省能源局局长栾健对记者说,“近两年,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把‘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作为核心任务,聚焦可再生能源、核电、外电入鲁、天然气四大板块做加法,突出煤电、煤炭两大行业做减法,为能源结构‘降压减负’。” 聚焦可再生能源发展,我省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陆上与海上并举,因地制宜推进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展。随着济宁、新泰采煤塌陷地光伏基地首期全部并网发电,截至今年上半年,我省光伏发电装机达1800.9万千瓦,牢牢占据全国第一;生物质发电装机达308.3万千瓦,也居全国首位。 同时,风电、核电发展也为山东能源结构调整优化积蓄后发动能。目前,我省一批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已启动前期工作,风电装机达1404.1万千瓦,居全国第四。 内部挖潜成效明显,借助外援更为山东能源结构调整赢得了腾挪空间。继锡盟至济南、榆横至潍坊、扎鲁特至青州特高压通道并网送电后,上海庙至临沂、山东至河北特高压通道建成投运,我省初步形成了“三交两直”特高压输电通道格局,接纳外电能力突破3500万千瓦。2019年,全省接纳省外电量9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3.4%,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2020年,省外来电预计将突破10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持续增加,而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持续减少。今年全省计划关闭煤矿7处,化解煤炭产能761万吨,目前已关闭矿井4处,退出产能231万吨。“十三五”以来,全省已累计关退矿井89处,化解煤炭产能4079万吨。同时,精心组织30万千瓦以下所在地区非唯一、不可替代民生热源燃煤机组关停工作。“‘十三五’以来,我省累计淘汰落后燃煤机组501万千瓦,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3.5倍。”栾健向记者介绍说。 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山东能源结构得以“降压减负”——据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6月份,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40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9%,提高了1.3个百分点;煤电发电量1919.8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9%;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5.2%,下降了6.4个百分点。
|